——2021年10月22日禅修开示

济群法师

  三级修学模式建设的前期,我们已在系统修学上打下了良好基础。目前不少人正进入《辨修对治品》,即三十七道品的学习,对禅修跃跃欲试。虽然我们还没开始规范引导,但正念禅修和三级修学的关系已经讲了不少。尤其是去年以来,我一直带着大家正念经行,相关开示有两百多讲。

  近几十年来,正念禅修风靡世界。这种正念虽源自于佛教,但在实践中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,如正念减压疗法、正念认知疗法等,运用于医疗、科研、教育、企业管理等方面,以此解决当代人的身心问题,更多是属于医疗和养生范畴。而佛教所说的正念,目的是导向解脱,导向觉醒,这就需要与整个修行体系相联系。

  在作为修行常道的八正道中,正念是其中一个环节,此外还有正见、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定。这种正念就不是单纯的技术,而是贯穿整个修行,既有作为基础的正念训练,也有禅宗抵达的无念层面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无念才是最高的正念。

  我们知道,禅宗在唐宋盛行一时,龙象辈出。仅《景德传灯录》中,就记载了一千七百多位禅师的传承法系,他们都是通过修禅开悟的。遗憾的是,禅门到宋元明清之后一路衰微。因为禅宗强调直指人心,让学人直接体悟觉性。这是修行的核心所在,但对根机的要求极高,同时要有明眼师长引导。这两点正是现代人缺乏的,一是根机不利,二是师长难觅,所以对禅宗提供的向上一着,其实是够不着的。怎么办?需要架一个梯子,以次第渐修奠定基础,改善根机。

  众生平等,皆有佛性,为什么根机会有利钝之别?关键在于遮蔽心性的尘垢有多少。渐修的作用就是扫尘除垢,让心灵的云层越来越薄,最终云开雾散,彻见本来。所以根机利钝并不是固定的,比如一把很钝的剑,磨着磨着就能变成利器,根机也是同样。三级修学正是通过有效的训练,引导大家从钝根转为利根。

  禅宗修行的难点还在于,不知从何处下手,即祖师所说的“蚊子叮铁牛,不得其门“。所以修行要有方法,有次第,教理层面是强化皈依、发心、正见,实修层面是训练专注、觉知、观照。这样才能以见导修,学修并重。如果没有方法,知道目标所在,却不知如何抵达,开悟见性就会流于口头禅。我们前期的教理闻思,包括八步三禅的方法,不仅可以解决粗重烦恼,也可以和正念禅修相结合,成为通达空性的方便。

  下面,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正念禅修的要领,以及未来修学需要重视的方面。

一、调 身

  禅修的重点不外乎调身和调心,这就离不开打坐。有些人受禅宗影响,认为行亦禅坐亦禅,搬柴运水皆是禅,对打坐不太重视。这是极大的误解。虽然禅修不局限于打坐,但打坐本身是不可或缺的基础。通过身的安住,可以令心安定,进而增长定力,开启智慧。

  打坐初期,不少人会遇到身体带来的困扰,腰酸腿疼,不能久坐。这往往和坐姿不当有关。传统中,正确姿势为毗卢七支坐,是关于身体的七个要求。调整到位的话,不仅可以畅通气血,解决身体障碍,心也容易平静,所谓身安则道隆。

  第一是跏趺而坐。佛教修行中,最理想的坐姿是双跏趺。趺指脚背,即脚背交叉叠放在大腿,也叫双盘。但这不是谁都能坐得了,且难以持久。如果身体柔韧性不够,可以单盘。右足在左腿上,为金刚坐;左足在右腿上,为如意坐。如果单盘都困难,还可以散盘。因为每个人的缘起不同,身体状况有别,不必强求。原则是身正且舒服,这样才能循序渐进。坐垫要软硬适中,太软易塌陷,太硬则硌腿。此外还可加个上垫,有利于膝盖着地,使双腿形成稳定的三角式。尤其对初坐的人,上垫的帮助很大,否则容易后仰。对长期打坐且能双盘的,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。

  第二是手结定印。双手环放在身前,右手叠放在左手上,拇指微微相抵,位置在脐下。此外,也可以把手轻搭在膝盖上。

  第三是脊梁正直。古人说坐如钟,就是像钟一样中正稳定。但这种直不是刻意绷紧身体,也不是平时所说的昂首挺胸,否则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。我们可以观想每节脊柱像积木那样,一块叠着一块,直立但没有具体的用力点。我们也可以通过深呼吸,把气缓缓送到丹田,感觉身体像打气般被撑起来。轮胎没气时会瘪下去,东倒西歪,充气后就会饱满端正。身体也要如此,不能前倾后仰,左右摇摆,也不能靠着什么。有人喜欢靠墙打坐,觉得靠着比较舒服,但靠着靠着就睡着了,那是休息而不是打坐。身正不仅体现了生命的庄严,也会使气血畅通,易于心的安定。

  第四是两肩平展。不要往前卷,也不要高低不平,或前后倾斜,感觉是在一节节直立的脊柱上,安放了一根水平方向的横梁,挂住整个身体。

  第五是头正颈立。头是通过脖颈安放在肩上,脖颈首先要直,头本身也要端正,不能俯仰,也不能歪斜。我们可以观想天花板上有一根绳子,轻轻吊着头顶,使头微微提起,这样头部自然是正的。同时下巴稍稍内敛,但不是刻意低头。

  第六是双目下垂。通常是微闭,留一点余光,落在眼前1-2米处,但不需要去看什么。这样不容易昏沉。如果感觉自己心比较乱,闭上眼更安静,更容易用心,也可以闭着。

  第七是舌抵上颚。舌头轻轻抵住上颚,即牙龈朝里一点。

  这是调整坐姿的要点,尤其对初学者,上座后要检查一下身体各部位。就像运动员训练任何项目时,都要规范基本动作。只有把动作做到位,才能开发身体潜力,取得成绩。打坐也是同样,调身的重点就是纠正姿势。不论哪一支,原则都是松沉、自然、舒服,不必刻意用力,更不能僵硬。身体调对了,坐在那里就能稳如泰山,安住不动。然后持之以恒地训练,就会越来越自在,定力也会随之增长。

 二、调 心

  调身固然重要,但只是禅修的助缘,目的是为了调心,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。调心有三个层次,一是选择对象,培养专注和觉察;二是将这份觉知带到生活中,时时保持,不断强化;三是放下觉知,体认无念。

  1.选择所缘,培养专注和觉察

  选择一个对象为目标,由此训练专注和觉察。比如我们经行时,把心安住在走路的动作上,对“抬腿、移动、落腿;抬腿、移动、落腿……”的每一个变化清清楚楚。比如修皈依时,可以将佛陀名号作为所缘境,轻轻默念“佛陀、佛陀”,把心安住在名号上。在做事中修行也是如此,比如洗碗,洗碗是你的所缘;拔草,拨草是你的所缘。总之,选择没有副作用的目标即可。尤其在修行初期,所缘必须单纯,不易引起情绪变化。如果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,容易生起贪著;如果选择自己特别讨厌的,则会调动嗔心。

  我们在座上禅修,可以将出入息作为所缘,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,然后专注于此。《大念处经》对此有详细阐述,呼吸长的时候,知道呼吸长;呼吸短的时候,知道呼吸短;微息时,知道这是微息;全息时,知道这是全息……总之,当下的呼吸是什么状态,你就觉知这是什么状态,不增不减,清清楚楚。如果在经行,就把心安住在走路的每一个动作;如果是做事,就把心安住在做的事情上。所谓定,就是让心持续、稳定地安住在所缘目标,使妄想不再有活动机会。

  九住心讲到,要从内住、续住、安住、近住,到调伏、寂静、极寂静、专注一境,最终达至等持。但禅修时,心不会那么听话。因为散乱本身就是心的习惯,不是一打坐就能平息妄想的,多数人都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训练。在此过程中,必须对治两大问题:一是散乱掉举,落入念头或情绪中,东想西想;一是昏沉迟钝,对当下的身心状态不知不觉。

 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?必须保持觉察。初期禅修的重点,不是去研究所缘对象,而是以此为目标,来训练心的安住和觉知。有了这个参照,当心偏离目标时,我们才会及时发现并调整,让心走出无明、昏沉、散乱掉举的状态。

  2.安住觉知,将此带入每个当下

  我们在座上训练觉知后,还要将此带到生活的每一个当下。在菩提导航的心理检测中,需要检验自己的烦恼到了什么程度,究竟是轻度、中度还是重度?取决于三个维度。第一,烦恼占据内心的时间有多长?是偶尔发生还是经常发生?第二,发生后是立刻觉察,还是很久才能觉察,或是根本觉察不到?

  这一方面和无明的程度有关,一方面和正知正念的力量有关。如果无明的云层很厚,我们就会始终处在不知不觉中,难以生起觉察。如果你训练有素,心灯已经亮到一定程度,甚至能心灯常亮,那么任何念头只要出现,就能立刻觉察。禅修就是去发展这种觉知力,让它的力量越来越强。

  社会上的正念训练也讲觉知力,但仅仅停留于此。从佛法修行来说,正念还蕴含着智慧的成分,这就离不开正见和正思维。所以光有觉知是不够的,必须在智慧基础上建立的觉知,才会把我们导向解脱。

  禅修过程中,我们不仅要对所缘目标保持觉知,还要对禅修时的心理活动保持觉知。禅修时的心理活动,和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活动一样不一样?可以说一样,也可以说不一样。虽然它的显现千差万别,但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,都是心的作用。生活中会有美妙的觉受,也有痛苦的经历,还有种种妄想,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妄想,禅修也是同样。

  如果没有经过训练,我们可能会带着轮回的串习和认知模式去处理这些念头。轮回的认知模式就是贪嗔痴,对喜欢的贪著、享受、留恋,对不喜欢的嗔恨、痛苦、排斥。我们要对所有这一切保持觉察,清清楚楚地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。但只是知道,并不进入评判系统,不刻意地思维分别。也就是内观禅修所说的不贪著,不留恋,不评判,不拒绝。

  这点和禅宗修行有相通之处。四祖的《信心铭》中,开篇即是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毫厘有差,天地悬隔”。至道,即最高的道。真理其实没那么难,因为它本来就在那里,每个人都具足认识的潜能。但只要开始分别拣择,难免会落入二元对立、是非评判,落入意识的分别系统,就和真理背道而驰了。

  如果我们已经体认大道,其实分别也没关系,那是差别智的作用。正如《维摩经》所说:“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”安住在空性层面,是知分别而离分别的。而凡夫的分别往往带着强烈的执著,就会卡在二元对立的世界,无法体悟清净本心。

  为什么禅宗重视生活中的修行?因为禅修就是一种心法,是让我们认识心的本来面目,然后把这样的正念带入生活,面对每个人、每件事都能带着觉察,保有清明的状态。这种觉察使我们不会陷入所缘,因为它和境界是有距离的,不会落入执著,也不会被分别所干扰。进一步,还能平息妄念。

  禅修面对的问题无非是两类,一是内心呈现的影像,一是种种心念活动,包括烦恼、情绪等。其实人都是活在影像和念头中,因为看不清,就会被卡在对影像和念头的执著中,无法走出。事实上,这些影像和念头有多大力量,和我们的在乎程度有关。你越是在乎的,在内心累积的情绪力量就越大,产生的干扰也越大。

  中国历史上,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之所以会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经典,就在于其中传达的空性正见。当人们了解到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就能在不同程度上化解外境和内心带来的困扰。

  3.放下觉知,体认无念

  觉知有两个层面,一是意识的层面,一是超越意识的层面。通过一定的禅修训练后,我们还要放下种种设定、目标、追求,去体会虚空般的心。

  空和明,是心的两个特质。在修习皈依时,我会引导大家去看一看,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?有没有颜色,有没有形状?我们通过审视会发现,心是无形无相的。这时就能体会到它空的一面、了不可得的一面。但这种空不是什么都没有,同时还具有了了明知的作用。所以真正高明的修行并不需要做什么,当你不再陷入迷惑、烦恼、颠倒妄想时,就能见到心的本来面目。这个清净心一直就在那里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
  禅修的三个层次中,首先是选择所缘,以此训练专注和觉察。其次安住觉知,将此带入每个当下,这是修行的重点所在。我们对世界的认识,包含能和所两方面。能是心理,所是对象。我们面对任何对象,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。所以我们不仅要觉察对象,还要觉察各种心理,看看心进入了什么状态,是贪心,还是嗔心、嫉妒、我慢?包括禅修中产生的各种觉受,我们贪著了没有?排斥了没有?都要清清楚楚。

  当专注和觉察训练到一定程度,感觉心过于紧绷时,可以做一些放下的修行。没有任何目标,没有任何设定,心彻底地放下一切。但这种放下不是不知不觉,而是对周边一切和身心活动保持全然的觉知。用佛教的话说,就是心如明镜。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,可以朗照万物,但没有任何粘著,不会喜欢,也不会讨厌。

  在中秋茶会时,我让大家学会不刻意地做任何事,再去体会这个不做任何事的心。当然心可能还会有念头,我们也不排斥。因为硬让自己什么都不想是有难度的,可能是更大的妄想。其实想也没关系,关键是能觉察到,也就是禅宗所说的“识得不为过”。

  这种修行需要有一定基础,才能超越一切概念,把禅修、开悟、解脱统统放掉。事实上,所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体悟清净心的方便。在清净心的层面,并没有这些东西。但佛陀为了引导众生,所以才针对我们的执著、烦恼、生死,施设这么多法门。

  当我们学会什么都不做的时候,就能直接体会这个赤裸的、没有包装过的心。《楞严经》说:“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。”当心真正歇下来,是空空荡荡、清清净净,同时又了了明知的。这个心看似平常,但正是一切修行所要体悟的。然后要不断地熟悉它,让这样的状态贯穿一切时、一切处。这是需要努力的,因为我们的无明、烦恼、尘垢和串习太强了。

  我们可以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,以前两步为基础,适当地修习第三种。觉得力量不足时,再回到前两步去训练。尘垢被剥到一定时候,又可以接着修第三种。最后就有能力彻底地放松,放空,放下,体会到虚空般的心。这就是《坛经》所说的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。无念,是超越念头的心;无相,是说心如虚空般无形无相,不以任何形象存在;无住,是说心朗照无住,不以万法为侣,所谓“百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