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年,我们在武夷山举办过关于茶的活动,我讲了《以茶静心,修身养性》,对茶专项的重要性,以及茶和禅的关系作了简要说明。这次是茶专项的第一届静修营,应该给大家提供什么样的认识?举办这个专项的目的在哪里?
现在茶的市场很大,茶馆遍布各地,茶道流派纷呈,茶人和相关培训班层出不穷。从物质层面来说,茶的作用主要是解渴,和粮食蔬果一样,可以满足身体所需。有钱就讲究一点,喝名茶;没钱就简单一点,喝粗茶,其实都可以解渴,也能丰富业余生活。
但茶又不仅仅是物质生活,还承载着传统文化,尤其是禅文化的内涵,可以提升为多样化的精神生活。在中国历史上,茶和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其后传到日本,形成茶道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日之间的交流,人们开始在古籍中挖掘茶的文化属性,也从邻邦借鉴茶道的精神气质。吃茶去、禅茶一味、侘寂之美等茶道用语日渐普及,与之相关的装修风格和器皿用具也受到追捧。
照搬概念是容易的,仿造形式也不难,但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?这就需要了解,概念和形式背后的思想内涵,借助这些形式,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?
茶之所以能成为“道”,关键不是在于茶本身。再珍贵难得、品质精良的茶,如果不赋予其精神内涵,也不过是稀缺的奢侈品而已。就像当年传到欧洲并风靡一时的茶,虽然深受贵族乃至皇家青睐,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,但并没有在西方发展出与道相关的文化。
可见,只有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,才能通过茶来载道。当然这个载体也可以是插花、抚琴、书法、绘画等等。相比其他形式,茶的优势有两点:一是本身就属于日常生活,为大众喜闻乐见,身心受用;二是不需要太专业的技能即可入门,配合一定的培训和练习,就可以发挥我们已有的、与众不同的优势,使茶专项具有可行性。
这个优势就是对禅文化的认识。立足于此,通过禅的智慧开展茶道活动,是把大众导向觉醒的方便。所以我们要从两方面探讨:一是了解茶与禅的关系及重要典故;二是以茶入道,知道如何在茶专项中落实禅的精神,对受众加以引导。
一、茶与禅的历史典故
关于茶和禅的关系,可以挖掘的内容很多。在此,我从“吃茶去、禅茶一味、和敬清寂、一期一会、侘寂之美”五点,和大家做一些分享。
1.吃茶去
不少茶室中会挂一幅“吃茶去”或“喫茶去”,二者只是字体有别,都出自赵州禅师的典故。赵州禅师为唐代高僧,号从谂,八十高龄时驻锡赵州观音院,即现在的柏林禅寺。他生前传法弘禅四十年,僧俗共仰,被尊为“赵州古佛”。
《宗门拈古汇集》记载,“赵州问新到:曾到此间么?曰:曾到。州曰:吃茶去。又问一僧:曾到此间么?曰:不曾到。州曰:吃茶去。院主问:和尚为甚曾到也吃茶去,不曾到也吃茶去?州唤:院主。主应:诺。州曰:吃茶去。”一代宗师,不管对谁都是一句“吃茶去”,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?甚至会有人觉得敷衍,为什么这也值得记载,值得传颂千古?
我觉得,其中主要体现了两个内涵。首先,禅并不是什么玄妙奇特的行为,也没有离开当下的生活。古德所说的“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”“饥来吃饭,困来即眠”“搬柴运水,总是禅机”“青青翠竹无非般若,郁郁黄花尽是真如”,都是告诉我们,禅的智慧无所不在。可我们就在生活中,为什么看不到呢?
这就需要领会赵州的深意。禅师的所言所行都以本分事相见,所谓本分事,就是认识心的本来面目。叫你“吃茶去”,目的不单纯是吃茶,而要体会“能吃茶的是谁”?平常人吃茶,赶快品尝这是什么好茶,香不香,甜不甜,都在向外寻求。但禅师的“吃茶去”,是让你反观自照,认识本心。这在禅宗是非常高明的指点。
其次,以前禅寺的生活很简单,每天就是禅修、干活、吃饭。修行不仅在座上,也在座下。当时百丈禅师提出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寺院需要集体劳动时,敲一下钟,大家就去出坡(做事),所以禅师对学人的教导也往往在日用中。不同于教下,是给你讲一部经,通过文字说明修行原理。而禅师是在生活中耳提面命,不拘一格。吃茶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,自然也是点拨学人的重要契机。在禅宗名著《景德传灯录》中,关于茶的记载有上百条之多,既有禅师间的对答,也有对学人的接引。
我们知道,禅宗是由达摩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,但到了唐朝才开宗立派,盛极一时。而茶道也是在唐朝开始成熟的,在陆羽的《茶经》中,详细阐明了茶的历史、源流、现状、生产及饮茶、茶艺等方面,是茶道成形的标志。陆羽自幼在寺院长大,与不少僧人过从甚密,其自述记载:“结庐於苕溪之滨,闭关对书,不杂非类,名僧高士,谈宴永日。常扁舟往来山寺,随身惟纱巾、藤鞋、短褐犊鼻,往往独行野中,诵佛经,吟古诗。”尤其是遇到同样深谙茶性的诗僧皎然后,更是以茶相和,以禅相知,成为茶道发展史上著名的忘年至交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茶道,从开始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,也使茶有了高于生活的精神性。
从另一方面来说,坐禅容易昏沉,而茶正是提神醒脑之佳品。皎然的“一饮涤昏寐,情思朗爽满天地;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清尘;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”,正是饮茶助力修行的生动写照。至今,禅堂还保留了饮茶的传统。二者的相遇,可谓恰逢其时,互为增上。
随着禅宗大兴并建立丛林后,需要有一套共修共住的制度,包括法会流程和行事仪式,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,出现了很多本土化的做法,所谓“马祖兴丛林,百丈立清规”。《清规》中,关于茶的记载多达数百处,并形成了一系列仪轨。比如在佛陀诞辰、成道、涅槃等纪念日中,要“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”作为供养,并将上香、点茶作为法会流程之一;在住持巡寮、受法衣、迎侍尊宿、施主请升座斋僧等僧团生活中,也有吃茶、献茶的环节。由此,可见茶在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,以及人们对茶的重视程度。
到了宋代,因为徽宗好茶,使朝野上下竞相仿效,茶风更甚。徽宗本人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,他所撰写的《大观茶论》,将茶文化的发展推至巅峰。寺院茶会也更为成熟,尤其是杭州的径山茶会,影响甚广。径山寺为禅宗道场,建于唐而兴于宋,当年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,有不少日本禅僧来此参访留学。他们学成归国后,不仅带回了禅宗法脉,也带回了径山茶及茶会流程,并逐步发展为日本的茶道。可以说,日本的茶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深受禅宗影响。
2.禅茶一味
“禅茶一味”也是近年广为流传的概念,但它究竟表达了什么,未必有多少人说得清楚。有些只是人云亦云,或是将“禅”作为品味象征,为茶叶和茶馆找个卖点。事实上,只有将禅的智慧带入茶文化中,把喝茶与参禅相结合,才谈得上“禅茶一味”。如果不能在茶中赋予禅的内涵,那还是和贪嗔痴一味,与禅是了不相干的。
禅是什么?就是觉醒的心,这也是万物的本质。所以禅是遍及一切的,不仅禅茶可以一味,禅饭、禅行也可以一味,包括穿衣吃饭、搬柴运水、待人接物,都可以与禅一味。青青翠竹、郁郁黄花这些赏心悦目的所缘中有禅,蝼蚁、瓦砾、屎尿这些令人唾弃的事物中同样有禅,所谓“道在蝼蚁,道在瓦砾,道在屎尿”。在在处处,只有缘起显现的不同,本质上是相同的。如果你有禅的智慧,就可以在一切事物中体会禅。
在古代禅师的悟道因缘中可以看到,有的因为瓦片击竹,咣当一声就顿悟本心,“一击忘所知,更不假修持”;还有的因为看到桃花开悟了,“灵云昔日悟桃花,十里春风树树斜”。总之,心可以通过各种因缘打开,前提是训练有素,心垢很薄,才能把握住那个石火电光的瞬间。我们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经验,走路时突然被人打了后背,一惊之下,大脑完全空白。其实这也是体悟本心的时刻,因为妄想空了。但只是一刹那,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,往往还没看到就失去机会了。
如何拨开迷雾,体认本心?需要在一切时,一切处,绵绵密密地用功。“茶禅一味”,就是让我们在喝茶的当下体悟禅。喝茶有两个指向,一是进入凡夫心,一是回归本心。如果没有智慧,其实多数人都是进入凡夫心,带着贪嗔痴的串习,被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所转。端起杯子,只看到器皿好不好,精不精;喝下茶汤,只尝到滋味香不香,醇不醇。这样的喝茶,品得再精妙,再深入,只是世间法而已,和借助喝茶去悟禅是完全不同的。
“茶禅一味”的提法,出自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。禅师有《碧岩录》传世,其中记载了百则公案,被誉为“禅门第一书”。所谓公案,即禅师如何接引弟子的案例。这些方式往往独辟蹊径,险中求生,是极难懂的。圆悟禅师能对此作出点评和解读,可见其禅学素养之深。此外,禅师还精于茶道,他的“茶禅一味”正是对本心的体悟,蕴含甚深智慧。在他的法嗣中,有径山寺的大慧宗杲,提倡参话头,同样是禅门巨匠,也与茶有着不解之缘。
圆悟禅师手书的“茶禅一味”,由前来中国求学的僧人带回日本,传到名僧一休和尚手中。此后,一休又赠与弟子村田珠光。珠光少年出家,热衷茶事,后随一休和尚参禅,并得其印可。珠光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,创立了草庵茶。在此之前,日本茶事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。作为一种应酬方式,人们往往攀比排场或名贵茶器,意不在茶。草庵茶一改奢靡之风,回归质朴,并将饮茶与修禅相结合,上升至“道”的高度。珠光还将圆悟禅师的墨迹供在茶室壁龛上,人们进入茶室后先要对此行礼,整肃身心,然后在点茶、喝茶中体会禅茶一味的深意。
村田珠光被称为“日本茶道鼻祖”,他和弟子武野绍鸥及再传弟子千利休,是日本茶道最重要的创立者。尤其是千利休,为茶道集大成者,他所倡导的生活美学,对日本文化有着全方位的影响。
3.和敬清寂
“和敬清寂”的思想,源于村田珠光提出的“谨敬清寂”,千利休在此基础上改动一字,流传至今。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日本茶道的精神,也可以说是禅的内涵。
第一是和。包括物与物、人与物、人与人的关系,都要和谐无碍。扩大来说,就是天人合一。这种和是来自内心的平等,在喝茶时,要消除二元对立,空掉对外相的一切执著。本来无一物,才是究竟的和。
第二是敬。对天地万物存一份敬畏之心,观一花一世界,见一叶一如来。体现在茶道过程中,就是有相应的仪式感,长幼有序,举止得体。可能有人会说:禅不是要突破所有形式吗?为什么要有仪式感?其实这些只是静心的方便而已。因为凡夫是心随境转的,在喧闹杂乱中,身心会随之动荡。而在清肃的环境中,随着庄严的一招一式,心才容易静下来。
第三是清。简单地说,就是清洁。茶室的环境可以朴素,可以简陋,可以狭小,可以老旧,但要一尘不染。当然更重要的,是内心清净。茶道之所以被上升为“道”,就是能通过外在的环境和仪轨,帮助我们净化心灵。所以在参与茶会时,内心要如明镜般清澈,物来影现,物去不留,没有妄念和杂染。
第四是寂。禅宗修行要狂心顿歇,就是寂的体现;三法印的“涅槃寂静”,则是寂的终极成就。体现在环境上,是朴素、安静、以少胜多。比如茶室不能太大,作为草庵茶发源地的“珠光庵”,不过是四贴半榻榻米的狭小空间,陈设也极其简单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有利于我们收摄六根,保持专注,向内观照而不是外求。
我不是专研茶道的,对这四个字的解读,主要来自对禅的认识。当然,茶道精神本来就源于禅宗,回到这个原点来看,我想会更直接。从中,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清凉的禅林气息,仿佛看到禅师们在山中结庐而居,对坐饮茶,超然自在。
4.一期一会
这是日本茶道提出的概念,从思想渊源来说,是受到佛教无常观的影响,提醒茶人应该以珍惜当下的心态来举办茶会。我们今天参加这个活动,对有些人来说,可能是此生唯一的机会,很珍惜;也有些人觉得,自己还会参加第二次,第三次,似乎这次就没那么重要,没那么特别了。
事实上,不论你参加一次还是很多次,每次都有不同的因缘,都是不可重复的“一期一会”。西方哲学家说,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。为什么?因为水一直在流动变化,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。从我们自身来说,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吗?明天的你是今天的你吗?现在的你是小时候的你吗?七八十岁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?从出生到老死,细胞不知更换了多少,思想不知改变了多少,从物质元素到心理元素,刹那刹那都在生灭变化中。
丰子恺有篇散文叫《渐》,讲述了生命的无常变化。时间悄悄地把所有人的岁月给偷走了,人不知不觉地老了,不知不觉地死去了。但因为不知不觉,就觉得自己好像永远活着,可以千秋万代地活下去,才会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”。人们总在想东想西,想过去想未来,偏偏把唯一可以把握的现在白白耗费了。
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,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多。我们能坐在这里,以茶相聚,是多生累劫的福德因缘,要以“一期一会”之心参与学习,参与今后的每一次活动。从泡茶到喝茶,都带着虔诚、敬畏和殷重,安住当下。如果不安住,这段生命就被虚度了,再也没有机会弥补。
5.侘寂之美
侘寂是日本茶道倡导的生活美学,也是一种人生境界,特别针对世人对富贵奢华的追求而提出。简单地说,就是返璞归真,崇尚自然、简单、朴素,甚至是残缺、清贫的美。这种倾向从村田珠光的草庵茶就开始了,其渊源还是来自禅宗。古代禅者生活在水边林下,茅屋草鞋,身无长物。此外,佛教还有惜福的传统,所以寺院很多用品都是代代相传的,历经风霜,自有一种古旧、沉静而富有内涵的美。
近年来,随着侘寂风的传入,不少地方也在仿效此类效果,让人耳目一新。但也有些设计会流于表面,刻意求残求旧,却没有理解这些表象背后的深意。事实上,侘寂不是抄一些材料或摆设就能体现的。为什么这么做,要表达什么精神,什么境界,需要有禅的智慧为支持。我觉得,时代在变化,形式上未必要一成不变,关键是理解个中精神,再以适合当下的方式来表达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借鉴,主要有两点。
首先是节制。现在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,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很多东西,所以节制格外重要。节制物品的数量,既可以让空间留白,保持疏朗,也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,对生态的破坏。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克服贪欲,不受外界诱惑,不为物质所累。
其次是尊重。作为消费者,选择适合长期使用的物品,用心呵护。茶人有养壶的习惯,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其他物品,珍而重之,让它在你手中变得更好,而不是喜新厌旧,随用随抛。作为设计者,则应该提升审美和心性素养,用好的设计来制作产品,通过再创造,让自己使用的材料得到升华,而不是一味迎合世俗潮流,或是为刺激人们的购买欲做些什么。
本着这两点,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,创造属于自己的侘寂之美,比如少而美,简而美,陈而美,静而美。
以上五个方面,包含茶道的思想源头以及在日本的形成,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,有助于我们做好这个专项。
二、茶禅一味的修行
了解茶文化的背景后,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:参加茶会,怎么喝好这杯茶?怎么通过这一专项助力禅的修行?
1.放下,放松
禅修,首先要把心带回当下,既不活在过去,也不活在未来。但现在人往往身心焦躁,即使坐下喝茶,心里还放着很多东西,想着昨天发生了什么,明天还要干什么,难以安住。又或者,把茶会当作吹牛的机会,显摆自己赚了多少钱,事业有多大。带着这样的世俗心喝茶,再好的茶也不过是饮料而已,甚至沦为道具,连茶本身的滋味都品不出来。只有把身份、事业、地位乃至尘世的一切执著通通放下,才能由这杯茶入道,体会禅茶一味的境界。
为了有助于调心,我们要布置一个令人放松的氛围,也可以到自然山水中。在空旷的环境中,与阳光、微风、树石同在,心更容易松下来,这是与禅相应的前提。同时还要让大家收起手机,这一刻,让红尘不到,只是安静地和茶在一起,和自己在一起,从放下、放松到放空。
2.空和无相
佛教所说的空,并不是什么都没有,而是空掉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情绪的执著。我们为什么不能体认本心?就是被卡在种种执著中。在乎什么,就被什么卡住。只有放下之后,才不会被身心内外的一切障碍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“若能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”。所以我们真正要空掉的不是其他,而是自己的种种设定,种种挂碍,种种烦恼。
和空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无相。凡夫都是活在有相的世界,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。禅修所要体认的空性,是以无相为体。禅宗修行的三大要领,是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。无念为宗,是让我们体认念头背后的无念心体,就像云彩背后的虚空。我们平时都活在念头中,被云彩遮蔽,只有超越念头,才能回归本心。无相为体,是说本心没有颜色,没有形状,超越一切形相,并不是五光十色、惊天动地的。无住为本,是说本心具有不粘著的特质,不管多少云彩飘动,虚空并不想留住哪片云彩,也不分别这片云彩好看,那片云彩不好看,所谓“长空不碍白云飞”。
在做茶会时,我们会构建各种相,布置空间、选择器具、设计流程,一招一式都很有仪式感。这就容易流于对相的执著,落入世俗心。是不是就不能讲究这些呢?也是不对的。因为我们做茶会的目的,是以此接引大众,安顿身心,这就需要氛围和仪式感为引导。
关键是把握尺度,既要了解相的意义,同时也看到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知道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、本性空寂的,而不是陷入对形式的执著。佛教中,叫作“水月道场,梦中佛事”。带着这样的认知高度,才能在做形式的同时超越形式,摆脱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著。
日本茶道得益于禅宗思想,尤其是六祖悟道偈中的“本来无一物”。这也是“和敬清寂”的源头,要达到内外一如的平和、敬畏、清凉、寂静,离不开空和无相的智慧。这关系到我们所做的茶会,是世俗还是出世的,是轮回还是觉醒的。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形式,但不必过于复杂。就像千利休说的,茶道无非是烧水、点茶而已。因为所有的相都是为体悟无相心体服务的,这才是禅的最高境界,才是和本心相应的。
3.平常心
禅宗讲“平常心是道”。这个平常,并不是我们平时的世俗心。因为凡夫是活在种种设定、种种牵挂、种种贪著、种种追求、种种对立、种种是非中,这些都是无明加工的产品,使人颠倒妄想,流转轮回。只有去除这一切,才是真正的平常心,是清净、赤裸、没有遮蔽的心,是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。
怎么回归平常?首先要回归简单的生活,学会在生活中修行。说到修行,我们很容易想到诵经、打坐,似乎是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套系统。事实上,修行就是一种用心,贯穿座上和座下。我们未来的禅修有三个重点。一是以事相为所缘,通过经行、专注呼吸等方式,培养持续、稳定的专注。二是训练觉察,一旦起心动念,能立刻发现心处在什么状态,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虚度。三是把正念带到生活中。禅宗说修行是“饥来吃饭困来眠”,我们都在吃饭睡觉,为什么不是禅?因为我们是带着贪嗔痴而不是正念做这些。所以要培养正念,让生活变成追求真理的禅修,回归本心的禅修。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。
茶道的关键也在于此。千利休说:“茶道之秘事,在于打碎了山水、草木、草庵、主客、诸具、法则、规矩的、无一物之念的、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。”虽然我们要借助各种事相来做茶会,但最终是要超越事相,在认真做的同时,心无所住,超然物外。
4.专注,觉察
禅修有两个要点,一是专注,一是觉察。现代人多半都在散乱中,东想西想,心猿意马,根本管不住自己。这就使得我们很累,却无法休息。专注,就是为心定一个锚,安住于此,不再四处飘荡。
从茶会来说,茶就是我们的锚,是安心的所缘。我们除了领会茶的精神、境界、生活美学,还要学会专注地泡一杯茶,专注地喝一杯茶。本次培训会介绍实操方面的技术,如泡茶七事、营造环境七件事等。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帮助我们摄心,不是为了泡茶而泡茶,也不是为了布置场地而布置场地,而是通过种种手段收摄六根,把向外追逐的心拉回身处的空间,拉回当下的茶席,拉回手中的茶,最后拉回内心。现在人的心太野了,没有相应的善巧,心是难以安顿并专注的。
仅仅专注还不够,进一步还要训练觉察,唤起内心清明的力量。每个人都有本自具足的清净心,这个心永远都在。修行所做的就是认识它,熟悉它,启用它,所谓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”。
当然,我们现在很难直接体会本心,但可以从意识层面,体会心清明时产生的觉察力。当心因为专注而静下来,我们就能觉察泡茶、喝茶的整个过程。从注水到出汤,从举杯到闻香,再到喝下茶汤,感受茶的冷暖,以及进入身体的过程,始终保持觉察,但不作评判,没有贪著。
当我们学会专注和觉察,就能摆脱对形式的执著,将喝茶与正念禅修相结合。在做茶会的过程中,既注重茶的品质,注重器具和环境营造,又不陷入执著。茶道之所以在日本备受推崇,就是通过这种方式,把难以触及的禅院修行带给民众,为世间和出世间建立一个连接。让人们可以在茶汤中体会禅味,在尘世中感受清凉。
结束语
不论中国的禅茶,还是日本的茶道,我们都要立足于禅的智慧高度来认识。这样才能一目了然,知道每个做法的重点在哪里。如果只看到形式,不知道它的精神和意义是什么,就可能食古不化,拘泥形式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以上所说只是大致的框架。这次茶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,未来我们会将此形成专项,一方面有教研团队深入研究,比如茶在禅宗修行中的运用和相关仪轨,传入日本后如何形成茶道,并依此建立一整套生活美学,相信还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做法。一方面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,把茶会作为静心慢生活的重要组成,总结出一套实操性强且易于复制的模式,服务社会,净化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