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第十四届菩提静修营·答营员问

济群法师

  主持人:法师好,各位营员好!当炎炎烈日遇到火热的青春,当年轻生命遇到古老的智慧,当充满问题的脑袋遇到传说中的高僧……水边林下,济群法师与营员的答疑,就是在这些因缘下成熟的。你们是营员中的幸运儿,今天坐在这里,可以说是代表青春来发问的。

问世间,情为何物

  营员:我是同济大学英语和法语专业的学生。佛法说缘起性空,说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说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书中写道,“玫瑰与爱是如此类似,盛开的玫瑰会一瓣一瓣落下,爱到了顶点,也会一步步地走入泪中。”其实世间所有的情都是虚妄的,无常的。我们和父母、朋友、恋人之间的感情,会在不同程度对自身修行造成一定束缚。可要斩断与他们的情感,也会对他们造成伤害。请法师开示,我该如何平衡世间的情和找寻自我?
  济群法师:生活在世间,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感情,这些构成了重要的人生内容。学佛后,法义告诉我们:世间一切都是虚幻而短暂的。但这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感情,正相反,佛法智慧恰恰是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感情,而不是沉溺其中,看不清彼此应有的定位和关系。
  现代社会有无数诱惑,感情和婚姻也比任何时代受到更多冲击,前所未有地不稳定。以往的家庭中,白头偕老属于常态。但今天,两个相亲相爱的人走到一起,海誓山盟,希望天长地久,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,甚至各奔东西。即使还在一起,也多半吵吵闹闹,无法和谐相处。
  为什么会这样?除了外部因素,关键是我们自身的感情观和婚姻观存在问题。如果两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,不考虑对方所需,不懂得善巧经营,或是充满占有欲,自私嫉妒,以“爱”的名义一味索取或绑架。时间长了,势必会产生冲突,彼此对立。这都需要从调整观念做起。
  作为佛弟子,应该怎么正确看待感情,与他人和谐相处?比如利他心,就是在相处时以对方为中心,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感觉。当彼此关系出现问题时,如果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,互相指责,很容易使矛盾升级。反之,如果彼此都能理解对方,自我检讨,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。
  而佛法所说的“如梦幻泡影”则告诉我们,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显现。不管感情也好,婚姻也好,都是众缘和合而成的。只有创造良好的因缘,才能使这种关系更好地维系下去。同时也在提醒我们,不要过分执著某种关系。因为执著隐含着占有,隐含着对永恒的期待,希望海枯石烂不变心。事实上,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。如果看不到这一点,就会在关系出现变化时难以接受,痛苦不堪。
  当我们看清感情的缘起性,就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调整,让双方能在彼此相处中得到成长。当因缘确实不具足的时候,也能安然接纳,而不是因此给自己带来无谓的伤害。
  感情是年轻人比较关注的话题,真正懂得什么是爱,学会爱亲人,爱众生,把小爱升华为清净的大爱,我们的世界会和现在完全不同。

小伙伴不学佛,还能好好相处吗?

  营员:我是一名大三学生。我的困惑是,身边朋友有时喜欢出去吃喝玩乐,追求虚假浮夸的表象,甚至做些不如法的事。我的内心会产生距离感,觉得我们不是同一类人,但也会觉得孤独。请法师开示,我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,如何与他们相处?
  济群法师:你说的困惑,可能有很多人,尤其是学佛人都会存在。因为这种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特别普遍,我们学佛前可能也和他们一样。但学习佛法之后,看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,会对这些行为不以为然。但整个大环境都是如此,如果没有很强的心力,难免会有何去何从的困扰。
  如何面对这种现象?我觉得首先要接纳,不排斥,不抵触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有权按自己的方式生活。如果随着自己修学的深入,有能力影响对方,可以适当加以引导,发心帮助他们。如果暂时还没有能力改变,可以和他们保持距离,但内心不要对立。每个人只能活在自己的生命状态中,他的生活方式来自他的认知。在他看来,那么做才是对的。只有通过学习改变观念,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。
 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,做事也好,朋友圈也好,都会随着人生追求的不同而改变。孔子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,还有孟母三迁的典故,都是说明交友的重要性。因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选择朋友就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亲近善知识,甚至把善知识成为“全梵行”,也就是说,一切修行功德都来自善知识。因为善知识会给我们传递正能量,指引我们改变观念,进而改变心态和生命品质。

佛法这味药,老了才要吃?

  营员: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,年轻人会面对各种思想和观点,往往难以判断。比如我接触到这样的观点,认为青年时应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,积极入世;老年时以道家文化为指南,道法自然,顺应自然;晚年时则应该以佛法为归属,超脱生死。对这种针对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,法师怎么看待?
  济群法师: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有诸子百家,到汉魏之后,主流文化基本是儒释道三家。佛教虽是外来文化,但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和本土文化水乳交融,互相影响,早已成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佛教最初传入时,曾和中国文化有过冲突的阶段。比如儒家认为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至始也”,而出家要剃除须发;儒家认为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而出家要独身禁欲。这些都被视为和孝道相左的行为,使佛教受到排斥。但随着了解的加深,佛教还是以其特有的智慧征服了国人。从南北朝到隋唐,尤其是宋元明清以来,很多文人士大夫,如谢灵运、王维、白居易、苏东坡、王安石、柳宗元、刘禹锡等,既是儒者,积极入世为官,同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。
  他们之所以推崇佛教,一方面,是因为佛教无所得、不执著等思想可以让心安住,在世间和出世间中找到平衡。另一方面,佛教关于轮回和心性的思想可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。
  儒家关心现世,却避谈生命的归宿,以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不了了之。而佛教不仅关心今生,也关心生命的过去和未来。如果没有轮回的思想,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是不完整的,没有长度的。此外,早期的儒家思想重点关注做人做事,直到宋明理学才开始重视心性,这一思想主要来自佛教。如果缺少关于心性的智慧,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是没有深度的。所以说,佛法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有长度,有深度。
  作为当代的年轻人,怎样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安身立命?离不开做人和做事的素养,但这恰恰是当今教育中缺乏的。现在的教育侧重知识性和技能性,在这样的导向下,学生读书后多半就想着,将来找份什么工作,做个什么事业,很少考虑,应该怎么做人?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
  如果在这方面缺乏思考,当人生一帆风顺时,我们可能还感觉不错,一旦遇到挫折,或面对生死问题时,往往一片茫然,不知如何应对。还有很多人年轻时忙于事业,无暇旁顾,可在退休后,因为没有精神生活,变得无所事事,空虚寂寞。
  怎么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?特别需要学习传统文化。
  西方在科学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确实有长处,但儒家关于做人做事的教育,佛教关于生命真相的思考,同样值得我们深入学习。如果我们立足于东方文化,再学习西方文化的技能,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,将受用无穷。
  至于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什么的说法,其实是对佛教的误解。佛教并不是仅仅关注死亡的宗教,而是人生的大智慧。从大处说,可以引导我们明辨是非,建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;从小处说,可以使我们建立健康、环保的生活方式。从长远说,可以使我们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,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;从眼前说,可以使我们安顿身心,而不是被社会潮流裹挟。
  这样的智慧,现在接受,现在就能受益。为什么要等到老年呢?

真有因果吗?谁在断善恶?

  营员:我是在读研究生,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困扰我:自古以来,人们就说“善恶自有报应”,但我身边看到的事实,包括很多新闻报道中所说的,未必是这样。比如有人收养了被遗弃的孩子,自己却活得贫困潦倒,而那些为富不仁、为臣不忠的人,却能通过高明的手段或钻法律的漏洞,逍遥法外。这就让我对善恶及其果报产生了思考。请法师开示,佛教是如何看待善和恶的?对善恶的评判标准是天定的,还是应该由道德、法治来决定?如果善恶行的结果今生不能得见的话,会不会影响世人对平等、公正的理解,从而使他们内心动荡?
  济群法师:这个问题有一定代表性。现在人相信一世论,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。对于佛教所说的“善有乐报,恶有苦报”,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,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,就像刚才举的例子那样。
  为什么这些例子会对大家产生特别大的影响?其实正说明,人们对善恶自有报应还是有一份期待。我们会觉得,这人做了善事,一定要有好报;那人做了坏事,一定要受惩罚。当内心有了这份设定,再看到不符合设定的现象时,就会因为心理落差而印象深刻。甚至夸大这些见闻,似乎一个反证就能推翻很多证据。平心而论,对真正的好人,大家还是普遍认可并尊重的。反之,那些为非作歹者会被大众唾弃,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。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,但生活中还是能看到很多。如果有相关的大数据统计,可能比我们的感觉更客观。
  佛法讲因果,也讲缘起。从因果来说,犯罪都要招感苦果,但并不是说,每个犯罪行为都会在今生受到法律制裁。因为从犯罪到法律制裁的过程中,要有缘来成就。必须有人知道他犯罪,找到犯罪证据,才能诉诸法律。如果一时没被发现,可能会暂时逃脱制裁,但不等于永远逃脱,所谓“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。同样,佛教所说的因果不限于这一生,而是贯穿生命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报应可能在来生,也可能是几十、几百乃至更多生。就像种子,从种下到结果会有或长或短的过程,未必能马上看到苦果的显现。
  刚才的问题还说到:到底谁在决定因果?是不是有某种外在力量?其实,佛教讲的因果是客观规律,并不是由神灵或造物主决定的。这个因就来自我们的行为,包括思想、语言、身体三种,又称身语意三业。
  那怎么定义善恶呢?所谓善,就是没有过失的健康心理,不会对自己构成伤害,也不会对别人构成伤害。所谓恶,就是有过失的不良心理,会对自己构成伤害,也会对别人构成伤害。这种伤害包括眼前的,也包括长远的。
 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,每种行为都会带来内外两种结果。当我们行善时,就是在培养健康心理,张扬内心善的力量,使人性和生命品质得到提升。而当我们行不善时,就是在培养不良心理,使心灵和人格堕落。这种内在结果,在每个行为的当下就会产生,而不是像外在结果那样,需要各种条件的和合。
  单纯说外在因果,因为多数人看不到那么远,接受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,所以我现在更多是强调心灵因果。这个结果,只要我们去体会,在自己的内心就可以感受,可以检验。

什么该放下,什么该坚持?

  营员:我是研二的学生,了解佛教有一段时间了。佛教修的是放下,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告诉我们,做事要坚持不懈,不能半途而废。经常困扰我的问题是:什么时候可以放下,什么时候应该坚持?
  济群法师:多数人对放下的概念有误解。其实,放下不是放弃,不是放任不管,而是放下内心对这件事的执著。
  在做事过程中,的确需要坚持。如果这是一种有智慧的合理坚持,也是佛教鼓励的。但有些时候,我们的坚持是片面甚至错误的,就会徒劳无功。所以坚持什么很重要——必须是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事。
  佛法修行中有个重要概念叫“精进”,而且要披甲精进。就像将军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,能身披铠甲,勇往直前。修行也是同样,面对无始以来的迷惑、烦恼和种种外在诱惑,如果没有披甲精进般的勇猛,是很难成就的。
  所以说,坚持不是问题。关键是在此过程中,不能执著这种坚持,否则就无法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行为。你会有一份期待,会在乎“我已经做了多少努力,已经付出多少,应该会有什么结果”。但佛法告诉我们,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是众多因缘决定的,努力只是其中一个因缘。如果我们对这份努力过于执著,事情反而不容易做好,而且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。
  佛教有句话叫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。事情的成败有其因缘因果,我们要了解它的规律,用最合理的方式去做。但实际上,做的结果可能还是不理想。这时候,我们首先要接纳当下的结果,同时还要思考,为什么这个结果不完美?还需要做什么努力?这样就可以把结果变成因,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。如果方法正确,持续努力,总会不断接近目标。
  所以说,佛教所说的放下,并不是让我们不去努力。只要正当、积极、有意义的事,都应该努力去做。但不要执著这种努力,更不要执著于自己期待的结果,就会做得轻松自在。

世间追求和学佛不能兼容吗?

  营员:我是一名大二学生,同龄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,热衷于追求爱情和事业。通过这几天对佛法的初步学习,了解到这些世俗追求会给生命带来不良影响。请教法师,作为初学佛的在家弟子,怎么平衡两者的关系?
  济群法师:佛教中有不同层面的修行,对我们当下的世俗生活,如追求爱情、事业等,也有不同的看法,并不是一味否定。
  从人天乘的角度来说,是通过遵循五戒十善,使我们成为身心健康、品行高尚的人。同时,佛法智慧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。儒家强调伦理,以忠、孝、悌、忍、善五伦,对应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五种关系。而佛教的《善生经》中,则以六方来比喻亲子、师生、夫妻、亲友、主仆、施主与宗教师六种关系,阐明了彼此应尽的责任,为我们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。
  至于对事业的追求,佛教提倡正命。一个人要在世间事业有成,需要技能和正当的谋生手段,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。如果触犯法律、违背戒律,就是不健康的谋生手段,又称邪命,是必须禁止的。佛教还告诉我们,成功离不开福报。这就要有爱心,广结善缘,使更多人认可并接受自己。在互联网时代,很多人已经认识到,人脉就是钱脉。这个道理是同样的。
  所以在佛教人天乘的层面,学佛和工作、生活非但没有冲突,还可以引导我们更善巧地工作,更健康地生活,更有智慧地与人相处。
  在解脱道的层面,是偏向出世修行。只有生起出离心,放弃对世俗、物欲的占有,断除贪嗔痴,勤修戒定慧,才能成就解脱。在这个层面,学佛和工作生活确实会有一定的矛盾,难以兼顾。但真正走上这条道路的人,本身已经作出了选择,知道什么对自己更重要,所以也不存在矛盾。
  而进入菩萨道的层面,又把出世和入世统一起来。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,这就要发菩提心,学做菩萨,要入世度化众生。对菩萨道的修行来说,可以有正常的家庭、事业,但拥有这些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,而是为了利益大众,造福社会。因为菩萨已经认识到这些都是虚幻的,只是为了随顺众生,为了更好地落实六度四摄,所以在积极的入世的同时,又能保有出世的超然。一方面有慈悲心,一方面有空性慧,在世间生活,又不粘着其中,时时保持无所得的心。当然,这需要很高的修行境界。
  总之,佛教并不否定世俗追求,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、什么样的方式去追求。

看到名利虚幻后,日子该怎么过?

  营员:作为年轻人,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追求功名利禄。读书是为了考个好大学,就业是为了找份好工作,好像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和价值。当我踏上社会后,发现所谓的名利、地位都是虚幻的,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,也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。请法师开示,生命最终的价值在哪里,我应该如何去实现?
  济群法师:生活在这个世间,想读个好大学,再有个好工作、好家庭、好事业,都属于正常需求。如果能看透这些事物的虚幻和短暂,说明你很有慧根。
  但看透之后怎么办?不看透,可能还过得欢天喜地的。至少没碰到什么问题时,感觉还过得去,反正大家都是那么过的。现在看破了,还没碰到问题就觉得没意思了,好像更麻烦。所以当我们真的能放下世俗追求时,还要进一步建立人生目标,从现实问题提升到对终极问题的思考。有破,还要有立。
 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儒家有三不朽的人生,即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事实上,立功和立言也是虚幻的。而佛教立足于生命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告诉我们,生命的意义来自内在品质的完善,而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。佛法认为,每个生命都蕴含觉醒的潜质。开启这一智慧,解决自己的迷惑烦恼,进而以慈悲心造福众生,帮助更多人解决迷惑烦恼,就是生命最高的价值。
 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追求,再来看当下的求学、工作、生活,虽然在做着同样的事,但因为认识不一样,发心不一样,赋予的内涵不一样,内心的成长和收获也完全不同。所以关键是提高认识,带着这份高度和愿景生活,那么你以任何身份,在任何岗位,都能自利利他,都能实现生命的最终价值。

被他人的冲突所困扰,如何面对?

  营员:因为我自身的生活环境,对社会有一点恐惧之心。特别在公众场合看到激烈争吵或身体冲突时,我就会想:他们为什么发生这种冲突和矛盾?我以后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?遇到了怎么办?……感觉思绪全都停留在那个瞬间和状态中,不知怎么解决。请法师开示,当我们面对种种社会现象时,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?
  济群法师: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,如果我们带着某种设定去看,真是看不懂也跟不上。这就必须跳出设定。从佛法的角度来说,要学会用缘起的眼光看世界。每个人会说什么,做什么,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,有过去生的累积,也是今生教育和生活环境影响的结果。
  我们不理解他人会有这些行为,往往是因为活在自己的设定中。如果我们去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,就会对他有更多的理解。佛法告诉我们,要放下自我设定,客观看待一切人一切事。看到社会的问题,看到他人的冲突和争斗,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,以迷惑、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是痛苦的,如果我们不解脱,不走向觉醒,迟早会面对同样的问题;一方面要生起起深深的慈悲心,发愿帮助他们走出不健康的生命状态。
  因为了解,所以慈悲。能够如理思维的话,一切现象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增上缘,而不是带来恐惧和烦恼。

我很怕死啊,怎么破?

  网友:现在天灾人祸这么多,虽然我还很年轻,却很怕死,有时会怕得睡不着,这该怎么办?
  济群法师:在今天这个时代,各种天灾人祸、交通事故频频发生。媒体的报道,更让我们不断看到生命的脆弱。过去的人只知道身边亲友的死讯,数量毕竟有限。而现在,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灾难,知道每分每秒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生命,所以不少人都有这种死亡焦虑,不知道厄运什么时候降临到自己头上。
  另一种情况是,很多人从来没考虑死亡。因为这是现行教育中的空白,而且国人本来就有避谈死亡的习俗,所以我们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得不到关于死亡的正面教育。结果当死亡真的到来时,多数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,不知如何面对,甚至不愿接纳,结果在自己的无奈中,在亲人的痛哭中,在医院的抢救中,被迫走向死亡。这样的人生结局可谓悲惨,难怪古人把好死列为五福之一。
  事实上,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。有人说,哲学就是让人学习死亡。这还是各种宗教关心的重要内容,佛教也不列外。但佛教认为,生命是生生不已的。死亡只是这期生命的结束,同时也是未来生命的开始。从这个角度说,人其实是可以不死的。所以死亡本身并不可怕,关键是怎么死,死了之后到哪里去,这才是我们要关心的。
  在某种意义上,佛教的所有修行都在帮助我们了解死亡真相,学习如何面对死亡——从被动受死到主动接纳,从不能自主到来去自如。这样一种学习,可以从当下的人生开始。如果我们现在做得了主,死亡时也做得了主。古代很多高僧大德可以坐脱立亡,生死自在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所以,学佛是可以有效解决死亡焦虑的。

明知是“空”的,为啥空不了?

  营员:佛法中经常说到空性,说一切都是空的。如果这样的话,约束人的种种清规戒律,其存在意义是什么?另一个问题是,今天听了很多道理,但在现实生活中,烦恼和恐惧到来时,就算知道用道理开导自己,但烦恼和恐惧还是存在,怎么解决?
  济群法师:常人理解的空,是什么都没有,这叫“顽空”,并不是佛教所说的空性。正相反,这恰恰是佛教所批判的。佛教中,空和有是不二的。比如这张桌子,它是有的,也是空的。所谓有,是我们看到的桌子的显现,这些条件和关系是存在的。那为什么说它是空的?因为桌子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,离开组成桌子的元素,并没有独立存在的桌子。
  佛教说的空,是无自性空。所谓自性,即可以不依赖条件自己存在,而且是恒常不变的。桌子中有没有这个东西?显然没有,所以说它是空的。但我们把木头、油漆、铁钉这些条件组合起来,构成桌子的存在,在这个意义上,桌子又是有的,是为空有不二。
  佛法虽然讲空,但不否定缘起的现象和因果。比如我们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是假我,不是真我。但假我的感受是存在的,不吃饭会饿,肚子痛会不舒服,心情不好会寝食难安,干了坏事照样要坐牢,不能因为本质是空的,就可以不照顾身体,不遵守法律。佛教的清规戒律,就是帮助我们造就健康、清净的生活方式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行。过去有句话叫作“借假修真”,借着假的相,来完成智慧的修行,解脱的修行。所以戒律不仅有存在的必要,而且不可或缺。
  至于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后,为什么在现实中用不上?关键在于,我们知道到什么程度,有没有落实为自己的观念。我们的思维方式是长期形成的,早已根深蒂固,成为习惯。现在听到的佛法正见,对我们来说,只是一个新的知识,是空洞的概念,程度非常有限,没办法真正在内心产生作用。
  我们虽然已经知道空啊、虚幻啊,甚至也表示认同,但面对问题时,还是会运用固有观念,而不是刚学到的知识。因为原有观念已经成为生命系统的一部分,遇到对境就会自动开启。要让现在所学的法义产生作用,我们还需要反复地思考、理解、接受,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观念,替代原有的错误认识。进一步,还要在运用中深化认识,最终才能任运自如。

安得双全法,义工、学业两不误?

  营员:我是一名工科的在读研究生,平时课程比较繁重,项目任务也比较多,但我喜欢参加义工活动,也会尽力争取机会,难免耽误学习。有时候,我很难平衡做义工和学业之间的关系。请法师开示,大学生应该怎样做慈善,怎样平衡与学业的关系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?
  济群法师:看得出,你很善良,很有爱心。我们现在有学习阶段的任务,未来走向社会之后,还会有工作、家庭等世俗责任,不见得比现在有更多时间。而世间任何事都是做不完的,包括慈善和义工行,你有多少想法,有多少愿望,就会有多少事,这就会和学习、工作发生冲突。
  平衡两者的关系,永远是个问题。那该怎么解决呢?
  首先,要对学习有基本保障。其次,关键在于怎么安排。现在的人往往不能有效利用时间,为什么?因为没能力管理自己,没能力管理心念,结果把大量时间用来刷手机,打妄想,用在无谓的玩乐和应酬中。
  怎么才能管理时间?就要学会对内心的管理,建立规律的生活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确定每天该做什么,有多少时间学习工作,多少时间服务社会,并让这种安排形成习惯。有了计划,就不容易在做的的过程中顾此失彼。
  其实,做慈善并不是单纯的付出,因为我们有爱心、利他心,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,使学习和工作变得顺利,甚至事半功倍。我们还要知道,慈善不仅在于做义工,也不仅表现在行为上,更重要的是培养爱心。在生活中,对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人,都能本着慈悲心对待,包括一个关怀、一个微笑、一种鼓励,都可以给人信心,让人欢喜,这些都属于慈善行为。所以说,当我们有了爱心之后,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慈善,做公益,时间还会不够吗?

助人时,如何让自己笑到最后?

  网友:如何才能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让自己也保持快乐?
  济群法师: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。不少人天生就有一份爱心,愿意帮助别人,在佛教来说,是具有菩萨种性。这种助人多半是出于天性,凭着感觉做,没什么理论支持,也很少反思自己的心行,结果往往会在做的过程中带来烦恼。
  因为凡夫都有我执,即使出于天性的助人,也难免有设定,有期待。一旦结果与设定不合,就会纠结痛苦。我曾在复旦大学举办的“让爱心更有力量”的论坛上,为来自全国的公益人开讲《慈善,慈悲心的修行》。为什么要说这个内容?因为真正的慈善,既要让别人快乐,也能让自己快乐,是需要大智慧的。
  首先是缘起的智慧,充分了解生命的差别,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,而不是按自己的设定做慈善。其次是在助人过程中保有慈悲心和利他心,尊重对方,而不是居高临下地作秀。第三是有善巧方便,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对方。事实上,并不是我们去做慈善,就能真正帮助他人,有时还可能纵容了对方的劣根性,带来负面作用。
  所以说,我们一方面要有纯正的利他心,一方面要了解生命的差别,善巧行事,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做些什么。如果我们具备这些智慧,既能让别人得到帮助,自己也会做得很开心。因为你在付出爱,这本身是一种滋养身心的正能量,当下就能让自己受益。

为什么三级修学能契合不同根机?

  营员:我现在研究生在读,身边很多同龄人对佛法感兴趣,但每个人的因缘不同,根性有别。我很好奇,在佛教的万千法门中,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?我也知道三级修学办得十分成功,这个方式怎样契合每个人的差异性,怎样解决千差万别的个性和对境?
  济群法师:现代人学习佛法很不容易。资讯的高度发达,使我们有因缘接触不同语系的佛教,包括南传、藏传、汉传的各种经论和法门。但这种方便也带来了问题,使很多人的修行变得碎片化。这里听听,那里学学,诵个经,念个咒,打个坐,既不知道做这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,也不知道怎么将这些修行汇归菩提道。没有完整的体系和次第,非但不容易从中受益,还会产生各种问题。事实上,这正是今天多数学佛人的现状。
  如何帮助人们有效修学?在几十年的弘法过程中,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。佛法虽然有很多经论,有八万四千法门,但都是指向同一个中心——引领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。就像参天大树,虽有千枝万叶,但树干只有一个。
  我们现有的生命处在迷惑中,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从而产生种种错误认识。带着这些错误认识去生活,就会制造无尽烦恼。但佛法告诉我们,每个人内心还有觉醒的潜质,有自救的能力。学佛,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并开发这种能力。
  这种开发并不简单,而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,需要有系统,有次第,有方法,有氛围,这四点不可或缺。系统,是知道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线路应该怎么走,而不是只走其中一段;次第,是知道第一步做什么,第二步做什么,由浅入深,顺序不能颠倒;方法,是让修学切实有效,真正落实到心行;氛围,是有一群伙伴和自己携手前行。尤其在今天,整个社会充满诱惑,所有人都推着你走向贪嗔痴,所以同修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。三级修学和两套模式,正是具有以上特点的、为现代人量身定做的修学体系。
  同时,三级修学是立足于佛法的核心要义。佛教虽然经论众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核心无非是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五大要素。我们的课程安排正是围绕五大要素展开,如果抓住要领,从下至上地次第修学,学佛就不会那么难。就像崎岖的山道,既难走,又容易迷路,但如果铺好台阶,一步步拾级而上,终有到达的那一天。
  从另一角度说,凡夫心虽然千差万别,但也有共同性,那就是贪嗔痴。如果立足于解除贪嗔痴,走出迷惑,走向觉醒,这一点其实是共同的。
  这就是三级修学能接引不同根机的原因所在。一是针对当代学人的现状而施设,二是立足于佛法核心要素,三是立足于凡夫心的共性解决问题。
  主持人:感恩这位同学的提问,我就是三级修学的学员,还有大家在静修营活动中看到的、穿着小黄衫的义工们,都是三级修学的学员。我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:这条路我们走得很快乐。也感恩法师的开示,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,让我们找到解脱的方向。

  时间关系,青春十问即将结束。此刻,蝉鸣再次响起。在整个录制过程中,我们几乎没有感到蝉鸣的聒噪,只感到习习的凉风。在这三伏天,法师的开示让我们体会到酷暑中的清凉,希望年青朋友们有更多机会亲近善知识。人生还在继续,青春的发问不会停止,希望我们未来能不断得到佛法的滋润,在善知识引领下,走向生命的圆满。